时间:2014-04-09 | 栏目:协会新闻 | 点击:次
张卓恭先生作品
本网讯(记者李广义)早就听说周口市淮阳县有一位篆书名家张卓恭,在他老伴的配合下历经十年写成《百瓶万寿》的传奇故事,虽然很想拜访这对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夫妇,但几次相约都未能成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借参加陈州人祖庙会的机会,和几位同行一起在他们位于县城的家中终于如愿以偿。
退休后的突发奇想做好“寿”字大文章
在不少人看来,退休后就是在休息中打发时光,于是有人打牌,有人闲逛,也有人钓鱼,甚至整日无所事事,而从淮阳县委党校副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张卓恭和他的老伴却没有这样想,更没有这样做,而是想着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充实,更加有意义。并且要给社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虽然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几十年,但由于他们为人正直,不贪不占,到退休也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他们并没有就此甘心。于是他们决定另辟蹊径,以随心愿,可他们谋思良久也没有理出什么头绪。
张卓恭先生在精心创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有一次,在参加一个老朋友的70大寿宴席后,张卓恭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无论啥时候,无论是谁都希望自己长寿,都希望家人平安。既然如此,何不在“寿”字上做文章?然而,如何做好这篇“寿”字大文章,却让张卓恭先生陷入了深思。在他老伴的开导下,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一万个写法不同的“寿”字,用篆体写法,写在时代、式样不同的样瓶上,写成《百瓶万寿》。这么前无古人的大胆设想,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并且把它做好,谈何容易!”不管难度再大,老头子认准的事情也要坚持做下去。“在接受采访时,张卓恭的老伴告诉记者,张卓恭是个意志非常坚定的人,他只要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好,对这一点我很有信心,所以我就大力支持他,孩子们也支持他,都希望他老有所为。
张卓恭夫妇在作品前合影
面壁十年写就《百瓶万寿》个中艰辛谁人知
张卓恭在退休前一直在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尽管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但那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书法技法,还没有完全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要真正实现《百瓶万寿》的夙愿,除了做好不同朝代样瓶收集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书法水平。于是,他就在他那不大的卧室兼书房里,专心致志地练习书法。在习练过程中,他博取百家之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技艺和技法。有一次,一个朋友到他家聊天,在他身后站了足足五分钟,他竟全然不知。那个朋友不无玩笑地说:“到你家,连理也不理我,你就一直让我这样站下去吗?“听到朋友熟悉的声音,他十分抱歉地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
在名师的指点下,持之以恒地练了两三年,张卓恭的篆书熟悉水平明显提高。于是他就着手考虑如何把不同写法的“寿“字,写到先照着原样画出的样瓶上。如果把每一个”寿“字分开单写,凭他的能力,完全不费吹灰之力,但把一百个不重样的”寿“字,非常协调地写在一个样瓶上就不那么简单了。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创作第一个《百寿瓶》的艰辛过程。张卓恭在接受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有时候,为了一笔一划,甚至是一勾一点,如何写好看,如何搭配美观,他就要在脑海里构思大半天,可写上去还是不满意;有时候把整个瓶上的”寿“字快写满了,有一个不满意,就要毁掉重新写,就这样写了毁,毁了再写,反反复复,花费了20天终于完成了第一个《百寿瓶》的创作。
张卓恭告诉记者,尽管现在拿出来看那幅作品,还有不足之处,但在当时,他们仍是非常高兴的,甚至为此流出了眼泪。
有了第一幅《百寿瓶》的成功,接下来他们创作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为了寻找不同朝代史料记载下来的样瓶,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转眼间,不同寻常的十年过去了,张卓恭夫妇费尽千辛万苦,完成了六套《百瓶万寿》的创作。“我们有四个孩子,每人给他们一套,在合适的时候,无偿捐献给国家一套,自己收藏一套。“当记者问到为何向国家捐献时,张卓恭意味深长地说,过去,我们家里很穷,是国家把我培养成一名干部,老伴成了人民教师,尽管我们在不同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了几十年,但与国家对我们的培养教育的恩情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到死我们都报答不完。所以我们老两口就决定拿出来一套,在合适的时候,把它无偿捐给国家。
生命不停息创作永不止
到2013年年底,张卓恭夫妇创作的《百瓶万寿》已经达到6套,寿字达到14000字之巨。当年的夙愿实现了,按说他们该歇歇脚了。然而,他们不仅没有停下来的想法,反而,他们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创作计划。当问到到他们计划的具体内容和能否实现时,张卓恭信心百倍地说,我和老伴现在身体都很好,我们把创作当成了我们晚年生活的全部。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完成《百瓶万福》、毛泽东十四首诗词六体书法创作,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字的六体写法的收集整理工作,我想用不了几年就能全部完成,之后再规划下一步的创作计划,总之,生命不停息,我们的创作的步子就永远不会停下来。
附:张卓恭简介
张卓恭,男,1936年生,淮阳县人;字敬贤,铁砚斋主人,大专文化,退休前任淮阳县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员,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翰墨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炎黄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张卓恭擅长篆书、隶书、百字系列艺术作品。尤其是百字系列——百寿、百福、百喜、百禄、百龙、百凤、百吉、百祥、百虎、百鹤、百岁……展现了作者的独特风格,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
2003年9月,其作品在“第七回国际书画审美大赛”中获金奖;12月,在“中、韩美术友好交流展”中获一等奖。2004年4月,作品在“艺术名家金杯奖”中获金奖;6月,在“辉煌北京•第二届全国书画艺术作品大赛”中获一等奖;8月,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庆祝建国55周年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中获一等奖;9月,在“‘炎黄杯’乡情、友情、亲情国际书画邀请展”中获金奖。2005年10月,在“夕阳红中国老年书画精品名作大展”中获金奖,本人被授予“中国书画名家”荣誉称号,在“首届‘草圣杯’暨纪念张旭先贤133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中获金奖,在“中国书画名家作品2005年金秋国际展”中获金奖。其作品曾被编入《第七回国际书画审美展作品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华书画艺术精品集》、《中国书画艺术》等数十部子集中,其作品被王羲之故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