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协会新闻

老木匠与老红军的书法情缘

时间:2013-08-08 | 栏目:协会新闻 | 点击:

  张 英

  他叫林问本,一位读书不多的农村木匠,凭着对书法的热爱,40年来,他用一双粗大的手为100余位老红军及家属、战士、职工书写了近10万副的喜联、春联和挽联,成为军营里一个人人都喜爱的业余书法家。

 

  今年72岁的林问本是长沙望城人,1966年,在家乡当木匠的他被省军区东湖干休所聘为营房维修人员。由于从小受爱好书法、当教师的叔叔影响,只接受过3年学校教育的林问本对书法非常痴迷,并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闲来没事便挥毫泼墨,练习书法。

  有一天,林问本在老红军黄吉民家里做木工活时,被黄老家里墙上挂的很多书法作品迷住了。黄老见他这么喜欢书法,也知他有些功底,就经常给他一些指点。林问本说,这让他受益不小。

  林问本慢慢发现,所里有不少老红军喜欢书法,他就常常借着上门做木工活的机会,向他们讨教。一来二去,为人朴实、勤快的林问本深得老红军们的信任与喜欢。“他们在写字时,我就给他们打下手。他们有了好的书法作品,我就帮着装裱;他们需要买写字的材料,我就去帮他们跑腿,有时候,有的老红军还跑到我家和我一起讨论书法。”说起这些,林问本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他一再说自己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纯粹凭兴趣读帖、临帖、向他人请教。那时干休所里成立了一个老红军书法协会,省内书法界名家李立、颜家龙等经常来参加活动,林问本也得以有机会向这些大师讨教。渐渐地,林问本的书法技艺也有了很大的长进。

  林问本说,大约在他进所10年时,所里以前专门为去世老红军写挽联的一位领导也去世了。此后,为去世老红军及遗孀写挽联的担子,就落到了林问本肩上。

  所里同志说,林问本做事踏实、责任心强,写挽联又快又好。有一年春节期间,老红军程怀山去世,当时林问本正在乡下老家侍候重病的母亲,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天就赶回所里,两天连续写了300多副大小挽联。

  “写的过程也是很辛苦的,赶急的时候通宵达旦地写,写那种只能摊在地上写的巨幅挽联时,林老在地上一跪就是几个小时。”所里东湖干休所所长袁健凡说。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林问本为所里老红军及家属写挽联一写就是40年,林问本用他饱含真情的笔墨寄托哀思,送走了所里近80位老红军,写下大小挽联数万副。

  40年过去了,林问本也从一个年轻小伙子写成了一个退休老人。40年中,他不仅为去世的老红军及家属写挽联,每逢春节或老红军家有喜事,都要请林问本写春联、喜联。退休10余年了,每逢春节或是重大节庆活动,林问本还会主动写上几十副作品送给所里的老红军。据干休所的同志们粗略估算,这些年来,林问本为大家免费写了近10万副的喜联、春联和挽联。 (责任编辑:李保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