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名人专访

名家访谈-翰墨丹青写人生——记著名书法家、书

时间:2015-05-25 | 栏目:名人专访 | 点击:

陈衍绪先生艺术简介:陈衍绪(1916-2014) 字绵陬,号蝜蝂庐,潍坊市人。自幼热爱书法,在父辈指导下,先后学柳及欧、颜诸体。稍长,受教于潍城书家郭恩言兄弟,学小楷《乐毅论》,后受叔祖清进士书家陈蜚声言传身教,书艺大进。20岁后,曾以三年时间恭楷抄读山东安丘清初文学名家张杞园先生《半部稿》,故其大小楷工底皆极深厚,后又习行草、魏、隶,晚年习榜书《泰山经石峪》。曾任潍坊多处学校的校长,后受聘担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潍坊分校书法讲师,以及潍坊多家书法组织的顾问及辅导,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1981年受领导委托办起了潍坊最早的书画组织“潍坊市书画研究会”。60年代初,国家对外文委举办第一次对日本书法展览,曾以隶书一幅参展,以后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书法展览。

陈衍绪书法   闻名海内外的中国画都——潍坊,有一处叫“释蝜蝂庐”的书斋,它的原主人即著名书法家陈衍绪先生。“释”,喜也。“蝜蝂者,小虫也。善负重,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负愈重,虽困剧,不止也”(柳宗元《蝜蝂传》)。陈老正是以蝜蝂之精神,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勤奋不辍,负重前行,博采众长,终得大道。
陈老用蝜蝂的毅力求索书法艺术。
陈老字绵陬,斋号“释蝜蝂庐”,1916年6月生于老潍县一书香门第,科举世家。高祖松岩,清道光年间翰林;祖父晋康,清末举人;父嗣藩终生执教。清道光年间曾任吏、兵、户三部尚书及协和大学士的陈官俊,与陈先生高祖交往甚密,常有书信往来,陈官俊楷书写的十分漂亮,祖父常示以子孙习之。受家庭熏陶,且敏而好学的陈老,5岁始就在长辈点拨下习字,后拜潍县书法家郭恩霖、郭恩言兄弟为师,先后临柳、欧、颜、赵诸家楷书,很快掌握了各家楷书之要则,显露出了他超人的悟性。12岁即书《朱柏庐治家格言》楷书四条屏,求者甚多,被乡朋誉为“小书家”。   
陈老的叔祖陈蜚声对其书法影响最大。陈蜚声(1864~1945),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任礼部祭司员外郎,是潍县科举史上的最后一位进士,先居京城,民国初年回归故里,1931年被聘为《潍县志》总纂。这位擅长书法的叔祖对聪慧好学的陈衍绪格外喜欢,言传身教,使他的书艺大进。1936年初,陈老在叔祖的点拨下,专攻小楷,历经三载,精心临写清初大儒、书法家张贞(安丘人、号杞园,1636—1712)的《渠亭山人半部稿》近百遍。通过临写张贞工整秀丽的小楷,奠定了他深厚的楷书功底。
在这里顺便说说陈老的二弟宏绪、三弟丕绪,他俩在潍县人文环境和家庭的影响下,自由喜爱习文、写字、作画,1937年“七·七事变”后,受抗日爱国思想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解放后宏绪先生(小波)任西安晚报副总编辑,也可以说子承祖业;丕绪先生(伯希)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在部队长期从事美术工作,离休前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省美协主席。     陈衍绪书法对联
1  2  3  [下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