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名人专访

名家访谈-博涉多优——说说建勋兄的书画印事

时间:2015-05-25 | 栏目:名人专访 | 点击:

方建勋先生艺术简介:
方建勋 浙江淳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获美学博士学位、书法篆刻硕士学位。著有《印境》、《书法赏析》、《隶书技法》、《行书教程》、《王珣伯远帖技法讲析》等,并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教育书协导师组成员、南京印社社员、中华东岳书画院高级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山东校友会书画院艺术顾问、苏州学院书法专任教师。
书法篆刻作品曾参加: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淳化阁帖》杯全国“二王”系列书法大赛中专业组一等奖;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书法篆刻作品展;“近墨者‘黑’”全国书学博士邀请展;“翰墨草原”中国青年书法家邀请展;中韩日三国艺术节书法作品展(韩国济州);“联书璧合·盛世同讴”2014中国楹联书法赴泰国、日本展;2014海峡两岸书法名家联展;“翰墨传承·学院力量”2014中国当代书法展(吉林博物馆);“翰墨传承·学院力量”2015中国当代书法展(天津美术馆);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苏州、济南、潍坊等多个城市举办过个人书法篆刻展。2014年为央视春晚先导片《春晚是什么》书写“马年大吉”。为央视微电影创作唐诗李白《行路难》。

每回到建勋兄的工作室,观其新作,总会想到唐代大书家、书论家孙过庭《书谱》中提及的“博涉多优”这几字。建勋曾给朋友杨谔先生撰写评论文章,说杨是个“杂家”,并且“杂得悠然”。其实,他自己不可谓不杂。建勋兄十几岁读杭州师范时,迷恋音乐;后来转向书画,在南艺专学书法篆刻,实践数年;后师从黄惇先生读硕,又入北大师从朱良志先生读博。黄先生与朱先生都是严谨治学的大家。别以为在这两位名家调教下的建勋兄,定是斯文气十足,其实他却是武僧罗汉一类形象,是篮球场上的健将,获过校级“最有价值球员”奖。    
入三摩地 五艺

我见过许多黄惇先生的学生,与黄先生的书风印风颇多相似,建勋是个例外。不过,建勋自己却说,他是黄门中最得黄先生之“神”者。因为,黄先生师从陈大羽先生,却不像大羽先生,自己开辟了一条艺术与学术之路,这是黄先生卓然名家之关键。建勋学黄先生,不求形似,但学方法与精神,学其严谨治学,学其广博——写字、刻印、书学研究、印学研究,学其书法、篆刻之外,兼事绘画。
建勋的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兼攻,每一种书体又常常能变化出多种风格。篆刻呢,汉印与古玺,明清流派样式,不执一家。绘画则或山水,或花鸟,随缘成迹。
实践者之外,建勋兄还是一位学者。他在北大哲学系美学专业博士四年,完成了《印境》一书。近年来,正专注于中国传统书学思想观念的研究,欲对中国书法背后之“理”作一些探寻与思考。我听建勋兄说,十年前他读到刘力红博士的《思考中医》,深受其方法论上的启发,就想有朝一日能写成一册《书法之理》。我期盼早日读到建勋博士的“思考书法”。
今天这个时代,专精者已然不多,何况博涉?博涉,其实也不难。博涉且精才难。要想博涉且精的建勋兄,必定是艰辛、孤独与寂寞的。
(作者系浙江钱君匋艺术研究馆创作研究部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硕士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