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名人专访

名家访谈-境由心造 画为心声——王利军水墨人

时间:2015-05-25 | 栏目:名人专访 | 点击:

王利军简介 1962年12月生于河北乐亭,斋号心一轩、惠风草堂。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擅长国画人物兼及山水、花鸟、书法等。现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爱国拥军书画院院办副主任。2010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人物)画家。
每次看王利军的人物画,我总会有眼前一亮,或为之一振的感觉。而且,一经过目,便难以忘怀,即使相隔许久,那些被他用线条和墨色塑造出来的各种人物形象,依然鲜活丰满、呼之欲出。或气壮山河,如慷慨悲歌,激越昂扬,使人动容;或温婉恬静,似迎面对语,百媚千娇,令人心颤······
在王利军的艺术天地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情、趣、境、品、格,这是画家饱满的创作才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其深厚艺术底蕴的精彩展现。
其实,画家以作品闻名于世,所凭借的正是这种“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的艺术修为。
一、情
“情”:即“性情”。它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画家本人在创作时的情绪饱满度和激情投入度;其二是指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情感基调,表现为:喜、怒、哀、乐、悲、恐、惊,具体又分为:真情、虚情、豪情、悲情、温情、友情、恋情、亲情、同情······总之,“情”是绘画的一种基调,一种姿态,甚至可谓“画的灵魂”。
古人在品画诗中曾云:“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的确,写诗也好,作画也好,最忌苍白乏力,了无真意。透过一幅绘画作品,观者最想感知的首先是画家真情实感的艺术表达,而绝非没有灵魂的线条拼接或麻木呆板的色块堆积。否则,即使所画的是一条蛟龙,如果没有了生气,还不如一条横行的老鼠呢。
从此种意义上讲:性情即美。 毛泽东 98x180cm 2010年
这一点,在王利军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王利军是个处世低调的人,平日里儒雅淡定、不温不火,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时常充盈着一股活力,一股澎湃的激情。所以,在他的画作中,从来都不缺少平实的温暖和激越的情怀。
比如,在《海风》中,王利军将四个正在舰艇上出操的普通水兵像主角大腕一般设定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并倾注了画家最真挚的情感。
但见这些稚气未脱的水兵,两臂平伸,左脚站立在甲板上,身体倾斜,右腿摆动,尽管正波涛汹涌,尽管甲板正剧烈地晃动,在这恶劣的天气中,四个正在操练的水兵,动作却依然力求完美,一丝不苟。只不过,他们那青春稚嫩的面庞上,除了一脸的认真,居然还挂着几分略显顽皮的隐隐笑意。观者不禁会想:是刚刚开过了玩笑吗?是出于青春期特有的活泼劲吗?还是由于在非正常的天气下,他们因无法做出最标准动作而感到了些许无奈和羞涩?
看到这里,你仿佛觉得,画家此刻其实就在这四个水兵对面的某个地方,他正用一个阅历丰富的老兵和大哥哥的角度,抱着欣赏的态度,用着爱怜的目光,定定地注视着这几位年轻的水兵,并且,用蘸满激情的画笔,迅速地捕捉并记录着这一美好的瞬间,进而塑造出了这些青春四溢,活泼可爱的水兵形象。
如此真切、鲜活的艺术生灵,实在让人为之心颤、为之感动,甚至有无限的暖意从心底里涌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似这般富有独特气质和风格的军人形象,在我国的军事题材绘画作品中绝对是少有的。这其中,既有画家对自己曾经年青的军旅生涯的美好回忆,更是其内心深处美好情愫的最真实的流露······      
1  2  3  [下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