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杨洁篪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22-07-26|浏览次数:

个人履历折叠

杨洁篪杨洁篪1968-1972年 上海市浦江电表厂工人

1972-1973年 外交部出国学习集训班学习

1973-1975年 英国伊林学院、巴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

1975-1983年 外交部翻译室科员

1983-1987年 驻美国使馆二秘、一秘、参赞

1987-1990年 外交部翻译室参赞兼处长

1990-1993年 外交部美大司参赞兼处长、副司长(1990.08)

1993-1995年 驻美国使馆公使

1995-1998年 外交部部长助理、党委委员(其间:1995.08-1996.03 兼美大司司长;1996.09-1996.11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杨洁篪杨洁篪1998-2000年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

2000-2004年 驻美国大使

2004-2005年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委员

2005-2007年 外交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2001-2006年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7-2013年 外交部部长、党委副书记

2013- 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任职信息折叠

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

政治生涯折叠

杨洁篪(左)和布什杨洁篪(左)和布什走进外交部大门的基石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一”,杨洁篪降临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里。杨洁篪的家在黄浦区北京西路、温州路一带,是沪上的普通里弄。但是杨洁篪的名字却充满“书香气”。这是亲属中一位粗通古汉语的老先生郑重其事地取的。不知当初父母对襁褓中的杨洁篪寄托着何种美好的希冀,但字体里的“虎”字成了“虎年”出生的杨洁篪的一个终生的“符号”。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一家,以及像前国务卿詹姆士·贝克等政界人士都异口同声地亲热地称呼杨洁篪为“老虎杨”(TigerYang)。在美国人的嘴里,这是对杨洁篪的一种特有的“爱称”。

篪(chi),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像笛子那样的竹管吹奏乐器,状如笛子,双手水平横握。20余年后,杨洁篪终于在天坛的一个展厅里看到了“篪”的真正模样。这种有着八孔的古乐器,如果不失传的话,足以吹奏出令门楣生光的崭新乐曲了。而杨洁篪在他一生中第4个“本命年”开始的时候,也到达了事业的鼎盛时期。

1963年夏,杨洁篪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为自己奠定了未来10余年译员生涯最初的基石。有趣的是,杨洁篪与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前外交部副部长)曾经同年级。在学生宿舍里,两人还一度睡过上下铺。那个时候,有谁能够料想得到,这一上一下的铺位上,就睡着外交部未来的部长和副部长呢!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趋活跃的中国外交事业亟需优秀的外语人才,周恩来总理下令从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工厂、农村、农场征召散落的原外语学校的学生,调集至外交部以培养翻译人才。于是,杨洁篪和王光亚又在北京重逢了,然后有幸飞出国门,来到雾都伦敦。和杨洁篪同时加入这一幸运行列的还有一位同样年轻的上海姑娘乐爱妹。与“洁篪”的儒雅相比,“爱妹”一名虽然显出几分浅显直白,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典型的上海女孩的名字。后来这位“乐妹妹”成了杨洁篪的太太。

杨洁篪先入伊林学院随后到巴斯大学,最后来到伦敦经济和政治科学学院(LondonSchoo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简称LSE)攻读国际关系专业,这是英国唯一一所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无独有偶,杨洁篪的“师兄”、“师姐”,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68届毕业生周文重(前外交部副部长,现驻美大使),后来在中英香港谈判中崭露头角的张幼云,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名噪一时的龙永图,都曾在巴斯大学深造。而新上任的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则是杨洁篪的“大师兄”。1975年夏,杨洁篪回到祖国,跨进朝内大街22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门,在翻译室英文处开始了11年译员生涯。年轻外交官的历史就这样翻开了崭新第一页……

杨洁篪(左)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杨洁篪(左)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小科员到外交部部长助理

人才荟萃的翻译室号称中国译事界的“国家队”。在这里,杨洁篪从普通一兵的小科员,升迁至二等秘书。那时候,许多活跃在当今外交舞台上的头角峥嵘的人物都是杨洁篪的同事。值得一书的是,杨洁篪迄今为止30余年的外交生涯,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儿度过。1991年夏,他在回顾这段终生难忘的日子时曾经深有体会地对笔者说:“当普通科员无法接触高层领导,当翻译则不同,可以亲眼目睹高层外交活动,学到很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杨洁篪多次担任邓小平会见来访政要和各界名流的英语翻译。作为布什一行全程陪同翻译,杨洁篪为自己与布什家族20余年的友谊谱写了最初乐章。当时随行并在10年后担任美驻华大使的李洁明先生回忆说:“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他。”新加坡《联合早报》这样评述:“如果说,老布什与中国的情感地带早已是绿荫一片,那么,应该有一份杨洁篪的功劳。”1983年3月2日,杨洁篪夫妇在虹桥机场登上飞机,与年近古稀的资深外交家章文晋(前外交部副部长)夫妇一起飞往华盛顿。

出身亦官亦儒、书香世家的章文晋在主管亚洲事务10年后,于60年代末开始主管欧美事务。他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以后最早与美国人打交道的中国外交官。对杨洁篪而言,随老一辈外交家章文晋走马华盛顿确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段不同寻常的履历对杨洁篪未来的外交旅程特别是主管美国事务极具重要意义。

1985年,章文晋离任回国,杨洁篪两年后也卸任返国。1992年,杨洁篪再次踏上美利坚的大地,来到熟悉的华盛顿中国大使馆。在朱启祯(前外交部副部长)、李道豫(前常驻联合国代表)两任大使麾下担任公使两年整。

在前后长达10年的漫长岁月里,杨洁篪曾在4任驻美大使麾下供职,从二等秘书升为一等秘书,直至政务参赞、公使,从稚嫩走向成熟,最终成为独当一面的特命全权大使。杨洁篪曾这样回忆:“近20年岁月已如水般流过。如今我自己工作越繁忙,越具挑战性时,我便越会想起我敬仰的老领导。”

1995年夏,杨洁篪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北美大洋洲司司长。

杨洁篪杨洁篪第7任驻美大使的外交亮点

200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李肇星为外交部副部长,中国新任驻美大使“呼之欲出”。2001年2月16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任命杨洁篪为中国第7任中国驻美国特命全权大使。2001年2月18日,杨洁篪大使抵达华盛顿。中美作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保持并发展友好、合作和正常的国家关系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杨洁篪出使美利坚,任重道远。但就其与布什家族20余年的渊源而言,对中美双方的及时沟通则也是个有利条件。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猝然发生,在事件原委尚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美

军太平洋司令部片面把责任推卸给中国方面,并且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中方立即释放被扣留的24名美军机组人员,中美关系顿时紧张起来。

众所周知,撞机事件之初,小布什在白宫草坪接二连三讲话,立场强硬、霸气十足,要求中方尽快释放机员。在此情势之下,第一线外交官如何因应变化,表达政府立场,就显得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杨洁篪曾在一日之内4次奔走于美国国务院、国会与中国驻美大使馆之间,表达中方立场。据当地传媒报道:“自从4月1日撞机事件发生以来,杨(洁篪)大使成了美国白宫的常客。”他还一天两次出现在美国电视荧光屏上,阐述中方看法。接受CNN采访时,他通过美国日常生活的简单道理,通俗浅显地说明撞机事件的是非曲直:“就拿美国举例来说,有一个家庭,一所房子,一个前院,有一伙人总是在这家门前的街上开着车徘徊,不到你的前院,但就是日日夜夜,月月年年地在靠近前院的地方开来开去,家里有人出来查看,结果家人的车子被毁,人也失踪了。我认为,家人有权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做一些检查和调查。如果这种道理可以成立的话,我想美国人民能够做出非常公正的判断,到底该怪罪谁,至少你应该说声‘对不起’吧。车也毁了,人也失踪了,可对方只是说,事情就是这么发生的。”民意调查显示,在杨洁篪接受CNN专访之后,赞同美国政府向中国道歉者的比例大幅度增加,由最初不足20%,猛增到后来的50%以上。年轻的杨洁篪就是这样在2001年撞机事件中“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外交能力”。杨洁篪的外交生涯也因为这段经历成了一大亮点。

2002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期间,杨洁篪依靠与布什家族的良好关系,促成了小布什邀请江泽民到得克萨斯农场赴私宴,开创了在任总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元首举行家庭宴会的先例。

卅年外交与新外长厚望

杨洁篪(右)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杨洁篪(右)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30余年外交生涯弹指过去,杨洁篪畅谈了自己的深刻感受:“周恩来总理强调,中国外交官要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这是我们的座右铭。在信息时代,中国外交官对自身3个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尤为重要。”

2007年4月27日上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表决通过任命杨洁篪为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是在迎来57岁生日前夕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的。他是中国最年轻的外交部长。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58年间,只有周恩来、陈毅就任外交部长时的年龄在60岁以下。同时,他也是第2位有过驻美大使履历的中国外长。作为职业外交家,杨洁篪在与美国打交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7年4月27日下午,杨洁篪首次以外交部长身份会见蒙古前驻华大使代表团一行,双方进行了友好交谈。法新社27日发自北京的电讯稿写道:“中国任命杨洁篪为新一任外交部部长。杨处理中美外交事务的丰富经验及他和布什家族的友谊为这一职位带来新气象。分析人士说,中国挑选杨担任新外长,表明北京重视与华盛顿的关系。”

Copyright © 2014 - 2019 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amin@zyshx.com | 京ICP备13034643号 | Power by圭垚文化